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重庆交通事故“快处易赔”新机制将启动

重庆晚报 2021-6-18 15:15:31

    6月21日起,重庆主城九区将正式启动车险理赔“快处易赔”新机制。

    “快处易赔”适用于哪些情况?事故发生后,车主在现场该做什么?爱车怎样定损?理赔流程有啥不一样?后期产生事故责任争议怎么办?

    针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重庆银保监局财险处处长刘燕、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事故支队副队长黄伟、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周平前日进行了答疑。

    1“快处易赔”需满足什么条件?

    一是事故发生在重庆主城九区范围内(不含高速公路),属于车险合同约定的责任范围;二是双车事故,无人伤及第三方物损,事故车辆可自行撤离;三是双方须在渝投保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四是事故双方需提供事故现场影像记录;五是属于公安部公布的21种在线快处的交通事故情形。

    2“快处易赔”服务分哪些方式?

    “快处易赔”服务与重庆交巡警“12123”交通事故在线快处充分联动,并根据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情况,分为“互碰快赔机制”和“在线定责快处”两种类型。其中,一方全责、一方无责且事故双方对责任无争议的案件适用“互碰快赔机制”。

    “互碰快赔机制”是本次“快处易赔”试点的重要机制创新,对于每日7时至20时发生的适用“互碰快赔机制”处理的案件,支持事故双方自行协商责任,并进一步简化理赔责任划分书证,对于单车损失金额小于1万元的适用案件,不把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必要件。对于其他类型案件,保险公司根据风险管理需要,可告知客户在公安机关规定的时限内,通过交管“12123”系统报案并取得事故责任认定书。保险公司对上述协商认定的事故责任予以认可。

    3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在现场做什么?

    一是及时拍摄事故现场照片或视频等影像资料(车辆远景(参数丨图片)影像资料,能够反映事故现场全景及固定参照物以确认事故地点;车辆近景影像资料,含双方车辆牌照及车辆损失部位)。

    要求:(1)分别在事故车辆前后方或侧前、侧后方稍远距离处拍摄2-3张全景照。图片应当尽量反映出道路情况及车辆在道路上的相对位置等信息。(2)在事故现场稍近距离从左右两侧拍摄2-3张中心照。图片应能反映事故车辆号牌及接触部位、损坏情况。

    二是将车辆挪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协商确定事故责任。对于全责事故且双方无争议,明确责任后双方相互保存对方信息并由全责方向保险公司报案。对同等责任、主次责任或双方对事故责任划分有争议的情形,可通过交管“12123”系统远程在线定责。

    4如何确认事故符合“快处易赔”条件及选择什么方式处理?

    事故双方当事人将车辆撤离现场后,可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报案,告知事故情况及双方责任协商情况,联系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确认是否符合条件。对全责且无争议的案件,全责方进行保险报案,并将报案受理短信转发给无责方。其他情形,事故双方向各自投保公司报案。

    5适用“互碰快赔机制”的案件,协商认定事故责任的固化方式有哪些?

    责任明确的全责案件,适用“互碰快赔机制”。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确定责任后,可通过以下方式固化:一是全责方当事人拨打本方保险公司报案电话,根据引导告知事故时间地点、车辆号牌、驾驶员姓名、双方责任等信息,保险公司在报案系统内予以固化;二是使用公安“12123”系统生成自行协商协议书。

    6适用“互碰快赔机制”案件定责后,双方车主应做什么?

    应及时向本方保险公司报案,联系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确认事故符合“互碰快赔”处理条件后,将保险公司发送的报案受理短信转发给无责方,并及时完成向无责方的赔付授权。

    无责方收到全责方转发的报案受理短信后,督促全责方当事人及时完成赔付授权。无责方可不向保险公司报案。

    7对于适用“互碰快赔机制”的案件,双方如何联系保险公司查勘定损?

    事故双方在与全责方保险公司沟通后,自行前往维修网点办理定损、理赔事宜。全责方前往维修网点进行定损时,应完成向无责方的赔付授权。无责方前往维修网点进行定损时,若全责方尚未对赔付无责方进行授权的,无责方应在全责方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指导下签署书面申请材料向全责方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申请。

    8赔付授权的方式有哪些?

    对于适用“互碰快赔机制”的案件,全责方一是签署纸质赔付无责方授权书并提交给保险公司;二是通过保险公司自有APP、微信小程序、服务公众号、报案电话等线上理赔服务功能在线进行赔付授权。

    9“互碰快赔机制”案件理赔时,后期如发生责任争议怎么办?

    事故双方联系交管部门重新裁定责任结果,并根据新的认定结果,全责案件由全责方向本方保险公司报案;其它类型案件由事故双方向各自投保公司报案,在保险公司引导下完成后续理赔。

    10“在线定责快处”案件,有哪些简便理赔方式?

    一是事故双方向交巡警报案并由公安“12123”系统定责,将收到的事故编号和当事人身份证号后6位告知保险公司,当事人无需再向保险公司提供责任认定书,避免来回奔波;二是双方事故车辆到达维修点后由各自保险公司分别定损。保险公司承诺互认定损结果,避免后期理赔金额争议。

    11双方在现场对事故责任有争议怎么办?

    双方对事故责任划分有争议,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拍摄现场照片后撤除,并向交巡警报案或使用“12123”系统远程定责。根据事故责任认定结果,联系保险公司办理理赔事宜。

    12使用保险公司APP、官方微信等在线工具索赔,是否适用“快处易赔”的相关流程?

    事故发生后,消费者可根据官方APP、微信引导,完成线上报案、提交资料、查勘定损、远程授权等操作,更方便快捷地体验“快处易赔”。

更多资讯
  • 8月新能源厂商销量榜:自主强势领跑,新势力洗牌
    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预估达130万辆,上月销量过万的厂商,本月合计卖出1192777辆,占比超九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在这场市场角逐里,不同阵营的车企表现差异明显,自主车企集体爆发,外资、合资品牌压力…
  • 限时一口价11.98万起!上汽大通MAXUS房车家族上市
    在2025成都车展上,上汽大通MAXUS旗下多款房车迎来上市,其中旅行家露营版成都车展期间下定限时一口价11.98万起;新途远界生活家C型双拓版价格72.98万元起,B型价格55.18万起;探索家星际成都车展期间下定限时一口价售32.98万起。与此同时,改企联盟推出…
  • 续航609公里,2025款宝马i4 M60上市,售价54.99万元
    在2025成都车展上,宝马i4 M60正式发布,同时公布了新车售价为54.99万元。新车在外观设计上进行了小幅调整,动力提升至607马力,车型名称由M50变更为M60。 外观方面,新车的前格栅依旧是双肾格栅样式,但采用了上下分层结构,新车的前大灯组内部LED造…
  • 售78万元!AMG CLE 53 4MATIC+敞篷轿跑车上市
    在2025成都车展上,AMG CLE 53 4MATIC+敞篷轿跑车迎来上市,售价为78.00万元。车辆作为CLE车型的性能版本,将搭载3.0T直列6缸发动机与48V电机的组合,最大功率449马力;CLE系列是将C级coupe与E级coupe相结合的产品,继承了双门车身结构的优美设计感。<im…
  • 售13.88万!吉利雷达千里金刚电混PLUS版四驱长箱上市
    在2025成都车展上,吉利雷达品牌针对旗下雷达地平线混动版开启规模交付,并针对雷达金刚车系增加一款配置车型(千里金刚电混PLUS版 四驱长箱),售价为13.88万元。与此同时,其还公布限时购车权益,包含3000元置换补贴以及首任非营运车主三电终身质保。…
  • 2026款深蓝S05新增520km纯电版上市,售价11.99万起
    在2025成都车展上,2026款深蓝S05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520km纯电版车型,售价区间为11.99-13.99万元。新增车型纯电续航里程为520km,0-100km/h加速时间为6.28s,综合功率为200kW。此外,9月8日德国慕尼黑车展上,深蓝S05将正式登陆欧洲市场,并将举办…
  • 增程动力 长安猎手K50上市 售价12.79-19.29万元
    在2025成都车展上,长安猎手K50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2.79-19.29万元。新车定位为长安旗下皮卡车型,提供两驱和四驱车型以及标箱和长箱车型。车辆将搭载增程动力系统,NEDC纯电续航里程131公里。<img al
  • 吉利银河8月销量110666辆,同比大增173%
    9月1日,吉利汽车集团发布最新销量数据。8月,吉利汽车延续强劲增长势能,单月销量达250167辆,同比增长38%。其中,新能源销量达147347辆,同比增长95%,单月新能源渗透率达59%,继续稳居新能源市场第一梯队。吉利银河销量再创新高,达到110666辆,同比…
  • 加速品牌向上,长城汽车二季度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增长19.42%
    摘要:第二季度量质齐升,长城汽车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523.16亿元,同比增长7.72%,环比增长30.73%,为历史最佳第二季度营收表现;二季度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增长19.42%,环比增长161.87%,为历史最佳单季度净利润表现;二季度累计销量31.20万辆,同比增长…
  • 8月汽车销量排行榜:第四周新能源SUV销量排名
    【8月第4周新能源SUV终端销量排名分析】上周,国内新能源SUV市场延续了增长态势,市场热度进一步攀升。数据显示,8月第4周(8月18日至8月24日,2025年第34周)国内销量前五十的新能源SUV车型合计终端销量达到103353辆,与上一周(8月第3周,2025年第33周…